摘要:8月1日,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(二)》發(fā)布,針對競業(yè)限制、混同用工、社會保險糾紛等問題統(tǒng)一法律適用標準。這一解釋條例將于9月1日起實施。
消息發(fā)出后,迅速在各個社交平臺成為熱議話題。對于本就面臨困境的小微企業(yè)老板來說,焦慮的情緒蔓延。有人打算降薪,試圖提前規(guī)避風險。一家義烏箱包廠的老板反復衡量,最終決定關停他開了15年的工廠。
《人民日報》針對所謂“全民強制社?!痹掝}發(fā)表評論文章,稱對政策的誤讀、對公眾的誤導,有必要澄清辨明。
文|殷盛琳 編輯|王珊瑚
立秋以來,浙江的高溫并沒有減退的意思,天氣仍然悶熱、潮濕。義烏一家日用品廠的空調、電風扇卻和縫紉機、干燥劑自動包裝機一起停止了運作。
幾天前,51歲的工廠老板陳平做了一個重大決定:清退工人,關停工廠。8月初的“社保新規(guī)”是促成他作出選擇的“最后一根稻草”。他說,疫情以來這幾年,廠子生意受到沖擊,基本無法盈利,但總體還能持平。從去年下半年起,生意開始極速下行,到關停前算下來大概虧損60萬元左右。
往年這個時候,工廠里的縫紉機從早到晚發(fā)出聲響?;ㄉ睆汀⒎N類各異的收納箱日產量能達到15000個。他們承接全球客商訂單,箱包經由工人之手生產、壓平、包裝,銷往世界各地?,F在一切都安靜了下來。
原本陳平打算再“熬一熬”,但看到“新規(guī)”的消息,“感覺風險太大,沒有熬的必要了?!?/p>
所謂新規(guī),是指最高人民法院于8月1日發(fā)布的《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(二)》。其中明確規(guī)定,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或者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承諾無需繳納社保的,人民法院應認定該約定或承諾無效。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社保,勞動者請求解除勞動合同,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的,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。該規(guī)定將于9月1日起正式生效。
事實上,這并不是一項從無到有的新規(guī)定。本次的司法解釋只是對一些爭議問題進行明確,統(tǒng)一司法裁量標準。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董克用在接受《經濟觀察報》采訪時說,將《解釋二》理解為要實施“全民社?!笔瞧娴?。政策多年前就已經對企業(yè)強制繳納職工社保作出規(guī)定,但因近些年小微企業(yè)的經營比較困難,實際并沒有嚴格執(zhí)行、深究。
展開全文
即使如此,關于社保的規(guī)定就像投石入湖,一種復雜的情緒在社交平臺蔓延。對于陳平這樣的小微企業(yè)、工廠老板來說,每個人都得在心里算下經濟賬。
陳平打算關停工廠,把剩余的貨物挪到小倉庫。 講述者供圖
陳平這家義烏小工廠,之前的工人幾乎都是“零工”,主要來自云貴川地區(qū)?!八麄兊牧鲃有院軓姡赡苓@里做幾個月就換,再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做幾個月。”陳平說,在此之前,大家維持一種用工默契:工廠包住宿,按件計費,不想做了可以隨時結賬走人,社保之類的不做繳納。
這種做法也是當地小工廠的慣例。陳平說,像浙江的一些服裝廠,三四百人很正常,能解決很多普通人的就業(yè)問題,但如果被工人集體舉報或者強制補繳社保,對本就面臨經營困難的小工廠而言是致命的打擊?!跋窨p紉工、包裝工,一般工資在6000左右,繳社??隙ㄒo他降薪,你讓工廠老板承擔,是一分錢不愿意承擔的,因為現在微小工廠賺錢很難?!?/p>
他也不愿意承擔被舉報的風險?!艾F在員工也是說不要社保呀,寧愿工資到手多一點,可以寫保證書,但是誰敢去賭人性呢?”陳平說,他的一個朋友就是前車之鑒。朋友是開影樓的,一位攝影師當時和朋友談好的工資是1萬塊一個月,不繳社保。做了兩年,攝影師辭職了,工資結算很清楚。但過了沒多久,朋友收到了律師函,對方告他沒給繳納社保,沒給加班費。
作為老板,能在大小工廠林立的義烏維持15年生意,陳平倚仗的能力之一是風險管理。他擔心,“現在政策一出,這種(維權的)事情以后會越來越多?!?/p>
江蘇一家無紡布工廠的老板李可選擇了更謹慎的做法。他把生意“分”給了工人,盡量縮減虧損,靜待復蘇時機。
他的工廠主要和醫(yī)院合作,生產無紡布相關耗材。比如給滅菌器械進行包裹的無紡布制品,確保無菌,供手術室使用。
李可說,在整個行業(yè)里,他們所做的產品相對有技術壁壘,一般電商沒人做這些東西,所以相對幸運地避開了行業(yè)惡性內卷。但疫情后,醫(yī)院也在控制成本,不斷在找更低價的產品,導致他們的訂單被迫減少了近三分之二。
目前,為了減少支出,他只留了3個工人。一位是江蘇本地人,另外兩名是安徽來打工的。他們之前簽了傳統(tǒng)的勞務合同,計時收費,工資構成是:計時費+飯補+加班費+1000元社保補貼。
了解社保規(guī)定的消息后,他找?guī)孜还と松塘?,大家都想維持現狀。兩個安徽工人是農村戶口,在老家繳納了城鄉(xiāng)居民醫(yī)保,江蘇本地工人以靈活就業(yè)身份參保?!昂罄m(xù)社保(企業(yè))必須要繳的話,對于我來說,每個月最多增加1500元的成本,一年也就是接近2萬,但作為員工來說,他們少拿了1000補貼,肯定不太愿意?!?/p>
李可說,這幾個老工人都是跟著他在廠子里工作了十來年的,大家都了解廠子的經營情況。兩個安徽工人都50多歲了,馬上都要抱孫子,“就是想在江蘇多賺幾年錢,攢一攢給孩子們,年紀大了就回農村,拿農村社保養(yǎng)老就行了。”
現在,他以盡量低虧損的形式維系廠子運轉。成本除了人工費,還有1000平廠區(qū)房租、水電,全部加起來一年50萬左右。由于訂單少,他跟員工之間達成了一致,“作為企業(yè)負責人,我外面想辦法找訂單、報價,基本上以材料成本加上人工成本和5%利潤的形式報價,房租成本不計算到產品(價格)里去了”,相當于工人賺人工錢,“我只提供場所和訂單,讓他們自己養(yǎng)活自己?!敝笏蛩憧s小廠房面積,租一個500平左右的廠房,這樣算下來,一年的虧損金額可以維持在10萬。
他給自己的底線是虧損30萬。在那之前,無論如何,實體廠子都不能關停,李可說。工廠象征著一種穩(wěn)定感:只要有設備、有場地,就可以隨時接單,就有止虧為盈的機會。“工廠一旦關了就什么都沒有了,萬一后面有新客戶或者經濟形勢好轉,產品做不出來也麻煩?!?/p>
李可說,社?!靶乱?guī)”的消息出來后,“每個工商戶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”,對于他這種和工人比較熟悉的廠子來說,只要不是強制執(zhí)行,都有余地。但有些小微企業(yè)的老板,選擇將風險前置,提前規(guī)避。他聽說有同行重新和員工簽署合同,也將工資做了拆分,其中一部分改為社保補貼。因為按照《解釋二》第十九條的規(guī)定,雖然約定無需繳納社保無效,但用人單位依法為員工補繳社會保險費后,可以要求勞動者返還已支付的社會保險費補貼。就算最后被工人起訴了,“社保補貼”這筆錢還可以要回來。
在縣城景區(qū)開奶茶加盟店的一位老板說,知道社?!靶乱?guī)”的消息后,她仔細算了下7月的賬單:
4位全職員工月工資:16500元
2名兼職員工月工資:6000元
水電費用:4000元
繳納社保前盈余:32000元-用人成本-水電費=5500元
繳納社保后盈余:2000左右
她說自己目前能想到的應對之策是不再請兼職,再削減一名正式員工,為剩下的3位員工足額繳納社保,但需要降薪300~500元。為了避免后續(xù)扯皮,她打算“快刀斬亂麻”。
不止小微企業(yè)老板,低收入勞動者們也有自己的賬本。一位在廣西做寵物洗護的打工者擔心,如果老板真的按“新規(guī)”執(zhí)行,她的月工資2600元,足額繳納社保自己大概要繳400元,每個月要給上大學的兒子一個月1500元的生活費,自己就只有700塊生活了,捉襟見肘。
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書長房連泉在2024年調研發(fā)現,城鎮(zhèn)就業(yè)人口有8%處于“應保未保”狀態(tài),集中于靈活就業(yè)群體,以農村戶口為主。他曾向《財新》分析,5000元(月薪)是他們參與社保的“經濟門檻值”。
浙江義烏,工人將原材料加工成圣誕用品,準備發(fā)往歐美、東南亞等地區(qū)。 CFP
據不同的小微企業(yè)老板提到,大家對社?!靶乱?guī)”的顧慮,除了用人成本增加無法負擔之外,還在于擔憂相關部門是否會追繳社保并處罰金。
福建一家財務公司的會計小梅自8月以來接到了許多客戶的咨詢電話。大多是當地小企業(yè)、小工廠的老板,大家在網上刷短視頻看到相關解讀后,都很焦慮,問她該怎么辦。一位工廠的中年老板在電話里哭泣,“一直說做不下去了,如果一旦按這個規(guī)定去實行的話,那就要注銷了,不做了。”
她只能告訴對方,放平心態(tài),該怎么做怎么做?!拔抑荒馨堰@個東西(規(guī)則)跟他講明白,確實有這些規(guī)定,你們自己該怎么去協(xié)調,就是老板自己的事情了。”不過,按照經驗,小梅說,這類政策在執(zhí)行上會考量當地企業(yè)經營狀況。
當地一些中小規(guī)模的鞋廠,幾乎都是流動零工,沒有為員工繳納社保,大部分企業(yè)也是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而不是規(guī)定的實際月薪作為社保繳納基數。“按照我們這邊當地的民情,沒辦法一板一眼地按照那個東西實行,(不然)企業(yè)做不下去?!?/p>
小梅公司的主要業(yè)務是為當地一些客戶企業(yè)記賬、報稅,服務的公司覆蓋多個行業(yè),餐飲、制造業(yè)、貿易類,很清楚當地企業(yè)的經營現狀。她說,十幾年前,生意好做的時候,社保、醫(yī)保這一塊,當地稅務局會根據公司規(guī)模強制要求繳納員工社保。但最近這幾年,也沒有真的執(zhí)行下來,因為疫情以來,當地倒閉了很多小企業(yè)、小工廠。她們公司的業(yè)務量也因此下滑,“很多都不(繼續(xù))做了,因為他(客戶)公司要注銷了。”
針對網絡上對政策的一些誤讀和情緒,《人民日報》近日刊發(fā)了評論文章,解釋了政策出臺的背景,并重申社保的重要性:不能只算眼前的和投入產出的經濟賬,不算長遠的和一失萬無的風險賬。文章提到,擴大社保覆蓋范圍,增強社保繳納剛性約束,確實會給企業(yè)尤其是中小企業(yè)帶來一定的成本壓力,但這不是“規(guī)避社?!钡睦碛?。企業(yè)必須高度重視合規(guī)風險,跳出靠不繳社保降成本的灰色地帶,在其他方面鍛長板、練絕活,才能向產業(yè)鏈價值鏈中高端邁進。同時,也必須正視中小企業(yè)的現實經營壓力,實打實幫企業(yè)解決問題、克服困難。
8月13日,義烏這家曾經輝煌的箱包廠正式清場了。老板陳平拍了照片留念,心緒復雜。之前熱鬧的車間變得空空蕩蕩,70多臺縫紉機設備已經全部賣給了二手回收,買來時4000塊左右的機器,到了清倉時被狠狠“宰”了一刀,最后一臺機器被壓到200塊錢?,F在設備都沒人要,收二手設備的人說。
去年他給車間裝了新的冷風機管道,花了3萬多塊,現在只能扔掉了,“沒人要”。
廠房頂上的冷風機是新裝沒多久的,陳平暫未找到回收二手商。講述者供圖
2010年,他36歲,考察了一番后,決定將工廠開在具有完整產業(yè)鏈,且營商環(huán)境和支持力度都很可觀的義烏。從一開始只招了4個工人,到發(fā)展到100號人,只用了兩年時間?!澳莻€時代外貿生意好得很,國內各大批發(fā)市場也生意火爆”,他記得,那會兒工廠開發(fā)出好多新產品,賣給一批批發(fā)商,一批再賣給二批,再賣給各地經銷商,大家都有錢賺。
但自從一些電商平臺發(fā)展起來,中間商沒有了,都走電商。行業(yè)陷入內卷,“只想著怎么把價格做得更低,怎么偷工減料?!边@樣的惡性循環(huán)導致的結果是沒有贏家,陳平說,無論是工廠、電商都沒多少利潤,客戶買到的很多也是垃圾貨。當然,外部環(huán)境也不好,“即使有些國家進貨量巨大,但是價格也壓得很低?!?/p>
他想念那個線下市場還茂盛生長的年代。長沙高橋大市場、上海光彩大市場,到處都是顧客和生意人,人身處其中,很自然會相信生意以后越做越紅火。
但近些年行業(yè)內卷,低價博弈,外部環(huán)境也頻頻沖擊,關稅、國際關系都在影響訂單量。今年5月,由于印巴沖突,陳平廠里一批原本該運往印度的箱包無法出貨,外貿公司只說讓他們等消息,最后陳平只能低價轉賣。社保的消息,讓他有機會平靜下來,仔細衡量得失,最終選擇了關停工廠。
目前,他和剩下的幾位工人打算將剩下的產品搬到租的小倉庫去,等這批貨慢慢清掉,這家做了15年的工廠就算徹底告別了。
陳平說,自己雖然有點感慨,但并不遺憾。十幾年來,他勤奮努力,也賺到了一些錢,在義烏和老家各買了房子,安頓下來?,F在關停后,整個人倒是輕松多了。
至于未來的計劃,他還沒有太清晰。陳平目前的想法是,做個一人公司?!罢覂蓚€年齡50多歲已經退休的人員做工”,這樣即使“新規(guī)”落地執(zhí)行,也可以避開繳納社保的成本。
(為保護講述者隱私,文中人物為化名)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