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的北京,這氣氛比往年要熱鬧得多。九三大閱兵臨近,國際社會的目光全都匯聚過來。就在大家都在關注中國抗戰(zhàn)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時,日本又搞了個大動作。這次,日本政府通過各種外交渠道,公開提醒歐洲和亞洲國家的領導人:“別去參加中國的活動,否則就是跟日本作對?!?/p>
以往日本還會遮遮掩掩,這回算是明著來了。8月15日,日本首相領頭去靖國神社,緊接著就對外喊話,一副“誰跟中國走太近,就是跟日本過不去”的樣子。說白了,這種做法看著挺強硬,其實就是心虛。真有自信的國家,才不會害怕別人紀念歷史,更不會到處阻攔別人緬懷先烈。
這樣的表態(tài)分量十足。中國和日本在歷史問題上交鋒不是一天兩天了,但這次世界關注度更高。現在的中國,經濟、軍事實力早不是以前那個“被欺負的中國”了。中國有底氣,也有實力,捍衛(wèi)自己的歷史記憶和說話權。日本到底怕啥?其實藏在細節(jié)里。中國的九三大閱兵,本身就是實力的一次展示。裝備、隊伍、氣勢,全方位展現國家形象,也讓日本失去了過去那種“優(yōu)勢感”。中國如今經濟、科技、國防都甩日本一大截,日本的“東亞老大”早就坐不住了。
現在中國又要在全球矚目的場合里,把歷史責任和現實實力都擺出來,日本當然不舒服。更讓日本害怕的,其實是國際共識。二戰(zhàn)后,日本一直想淡化甚至否認侵略歷史,什么教科書、靖國神社、政要言論,全都在洗白自己。這次中國邀請了幾十個國家高層參加,不少國家領導人和重要代表都表示支持中國的紀念活動。對日本來說,這就意味著世界又一次在“二戰(zhàn)歷史真相”上站到一起,日本自己只會越來越孤立。日本越是強調“反日色彩”,越說明它怕歷史真相被重新翻出來。
展開全文
日本政府這波操作,背后其實也有很強的國內政治因素。8月15日,日本一堆政要去靖國神社,右翼勢力很活躍。首相石破茂本來想借著戰(zhàn)敗80周年發(fā)表重要談話,結果因為黨內保守派壓力,一直沒能說出口。自民黨參議院選舉失利,石破茂的執(zhí)政地位也被質疑,歷史問題成了最安全的“轉移矛盾”工具。與其在國內被罵軟弱,不如對外強硬,哪怕只是做做樣子。
中國這邊的回應很堅決。不光駁回日本的抗議,還反復強調紀念活動是尊重歷史,是珍惜和平。外交部發(fā)言人說得很明白,正確對待歷史,是日本重新融入國際社會的基礎,也是跟周邊國家搞好關系的前提。中國希望日本真的能正視和反省侵略歷史,和軍國主義徹底切割,走和平發(fā)展路,用實際行動贏得鄰國和國際社會的信任。
外界怎么評價?韓國的做法挺有代表性。韓國總統(tǒng)李在明不僅親自去了日本,還派特使團來中國,說得很明白,“韓國不可能和中國斷絕關系”。韓國還派出國會議長來華參加紀念活動。日韓曾是美國在亞洲的“雙保險”,現在韓國在美國和中國之間來回斡旋,既想安全靠美國,又想經濟靠中國,外交空間特別小。美國方面也沒閑著,特朗普在李在明訪美期間,熱情全無,反而多次“抬價”,要韓國增加軍費、提升駐韓美軍“戰(zhàn)略靈活性”,甚至還想讓駐韓美軍基地的土地歸美國所有。
李在明左右為難,面對特朗普的咄咄逼人,只能保持沉默。韓國的做法其實正好反映了東亞地緣安全的復雜。中國紀念活動不只是回顧歷史,更是對當前國際秩序的回應。日本想用干涉別國參會的方式,降低紀念活動的國際規(guī)格,本質上是怕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再上一個臺階。中國用行動告訴全世界:歷史不能被抹去,和平需要大家一起守護,誰也別想用冷戰(zhàn)思維或篡改歷史來混淆視聽。
評論